Category: MacOS X
- 
			 個人化 vim 文字編輯器每回收到新電腦或是開新 linux 主機,總是需要設定一下工作環境。vim 便是很常用到的文字編輯工具,沒有調整成順手的樣子,操作效率就無法提升。 
- 
			 終端機管理工具 tmux看到 MIS 大大在公司的伺服器上安裝 tmux,因為好奇而開始試用 
- 
			
			Linux 刪除所有檔案和隱藏檔案都寫另一個部落格 what30,很久沒更新這邊,都快荒廢了。 來記錄一下如何在 Linux 下用指令刪除所有檔案與隱藏檔,一個超簡單但實用的用法。 ls -A1 | xargs rm -rf -A 是列出所有的檔案,除了 . 與 .. 以外 
- 
			
			Error: No available formula with the name "homebrew/php/php71" 解決辦法這個問題大概是某次更新 homebrew 後出現的,因為筆電還有 MAMP 可以開發,沒急著解決問題。 今天剛好看到解法,記錄一下。 出現的情況是在 macOS 打開 terminal 時會看到以下訊息 原因是 homebrew/php 這個名稱已經棄用了,修改 ~/.zshrc 這個文件 刪除這一行即可 
- 
			 Mac terminal ssh 到 Linux 時,出現 cannot change locale (UTF-8) 訊息每回從 Mac terminal 登入到 CentOS,都會看到 LC_CTYPE: cannot change. 雖然沒什麼問題,就覺得有點不完美 
- 
			
			Using sftp on a non-standard port平常還蠻常用到 linux / mac 的 ftp, ssh 指令。今天有個 case 是要用 sftp 指令連去廠商的主機,雖然有用過這個指令,卻不知道怎麼指令 port… 一查才發現這用法跟其他指令差異還真大。 sftp -o “Port 3432” user@example.com 要用 -o 設定參數,筆記一下。 
- 
			 Mac OS El Capitan 10.11 開啟第三方 SSD Trim 功能因為幫 Mac mini 換裝了 SSD 硬碟,就會需要幫它啟動 TRIM 的設定。至於 TRIM 是什麼,可以參考這篇 OCZ SSD姿勢佳 – 什麼是TRIM指令? OS X 從 Yosemite 10.10.4 開始就允許使用者直接啟動 TRIM 的功能而不需要借助第三方軟體來實現,所以不必安裝軟體,在 terminal 輸入以下指令即可。 sudo trimforce enable 接著輸入管理員密碼,按兩次 y 就會開始進行系統設定。 要注意的是系統設定完成後會自動重開機,在進行此作業前請先將其他應用都先關閉,以免悲劇。 
- 
			 製作 Mac OS El Capitan 10.11 開機安裝碟打算幫家裡那台 mac mini 升級 SSD 而需要做些前置工作,像是先做一顆 USB 安裝碟… 搜尋了一下方案,原來非常簡單啊!! 
- 
			 Laravel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Too many open files公司的 Team 開發的產品也越來越龐大了,API 的部份依賴 Laravel 內建整合的 PHPUnit 來進行自動化測試。 這回從 git repo 上拉了新的 code 後,照慣例跑一下 phpunit,然後就掛了… PHP Warning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Too many open files 好像沒見過這樣的訊息。Google 一下才知道是踩到了 Mac OS 檔案開啟上限的地雷。 $ ulimit -a # 這個指令可以看系統限制 core file size (blocks, -c) 0 data seg size (kbytes, -d) unlimited file size (blocks, -f) unlimited max locked memory (kbytes,… 
- 
			
			Change the hostname in Mac OS X近期的開發工作是在 Laravel Framework 下進行的,這個 framework 會依系統的 Hostname 來切換環境,在 local 與 production 之間切換,就可以連到不同資料庫之類的設計,這個設計好不好沒什麼感覺,畢竟主要是在 local 下開發。 這個 Hostname 神秘的地方是會因為網路而有差異,這兩天部門的網路有所更動,Hostname 就不一樣,Laravel 碰到不認得的 Hostname 會自動切換回 production,然後就一堆設定掛在那邊 XD Laravel 的 Hostname 識別可以在 /%laravel_root%/bootstrap/start.php 下設定,但改來改去也挺麻煩的。 Mac OS X 修改 Hostname 並不是難事,雖然我並不確定改下去會不會有什麼後遺症… 在 Terminal 下輸入 sudo scutil –set HostName john-macbook-air.local 然後輸入密碼就改完了,不必重開機。 
- 
			
			How to override the path of PHP to use the MAMP path?最近在學習 Laravel Framework 的使用,現在 PHP 許多 Library、Framework 都改用了 composer.phar 這個套件管理功能。 其中許多管理功能需要在 command line 輸入指令,但是 Mac 其實也有內建 PHP,卻缺了許多常用的套件。 與其去補安裝套件,不如改用 MAMP 的 PHP 還比較省事。 在 ~/.bash_profile 加入以下指令: export PATH=”/Applications/MAMP/bin/php/php5.5.3/bin:$PATH” 這樣使用 PHP 指令就會自動選用 MAMP 下的版本和套件,其中紅字請改為您使用的版號。 
- 
			
			'tree' command for Mac OSX‘tree’ 這個指令在許多系統中都存在,用途是繪製出目錄的樹狀結構,在寫技術文件時,這個功能非常方便。 不過 Mac OS X 沒有這個功能…. (殘念 搜尋了一下,果然有高手提供的替代方案 find . -print | sed -e ‘s;[^/]*/;|–;g;s;–|; |;g’ 紅色的點可以替換成需要的目錄名稱,點則代表當前目錄。取得的目錄樹長這個樣子 |–assets | |–bootstrap | | |–3.1.1 | |–draw.js 
- 
			 Change "Recent Places" to more than 5 itemsMac OS 在檔案選擇畫面有一個小功能還蠻方便的,就是 “Recent Places” 的下拉選單,這選單會顯示最近使用過的五個資料夾。 
- 
			 Set the Primary Display on a Dual-Screen Mac Setup多螢幕的作業環境非常方便,以前在當文字編譯的時候,因為公司提供每人兩台螢幕,那時候第一次感受到多螢幕對工作效率的提升非常顯著。 這次則是購入了 Dell U2414H 螢幕來作為第二螢幕。接上 Mac mini 後,一時想不起來怎麼設定 Mac OS 的主要螢幕。摸索了一陣才想起來這個設定藏在一個很難發掘的地方。 原來是在 System Preferences… > Displays > Arrangement。 然後拉那條白色的 bar,移到另一個螢幕就是設定主螢幕了。就醬,一點都不難,但是因為沒有提示,少用就忘記了。 
- 
			 Mac OS X VPN 設定工作的關係常要跑到客戶那邊處理一些有的沒的,從外面要連回公司要用 VPN 連線。 前些時候把 Macbook Pro 洗白白重灌 Mavericks 後,覺得 VPN 就怪怪的,顯示的 IP 都不是公司的 IP。 找了一下設定,原來是少勾了一個選項。 先打開網路設定,進入 VPN 的畫面,點選右下方的 [Advanced…]。 
- 
			
			Disable Cache for PHP 5.5.3 in MAMP前些時間接手一個已經上線的案子,進行改版作業。從 Git 上把 code 拉下來,執行一下就… 爆了。發現同事用了相當新的 PHP 語法。我本機的開發環境是 PHP 5.2.x,無法執行。 馬上想到 MAMP 可以切換成新的版本,切換成 5.5.3 問題就解決了。 
- 
			 Installing node.js on OSX 10.9 Mavericks除了 LAMP 外,一直想學點新把戲。2014 年的第二天,終於把工作告一段落,偷閒來看一下 AngularJS 的教學。沒想到教學文件是基於 node.js 執行的。 不過以前在 Mac OS X 上安裝 node.js 還挺麻煩的。沒想到跑去 node.js 網站上一看,居然已經有 node 和 npm 包在一起的 pkg 安裝包了,真是佛心。所以安裝完全無痛啊! 
- 
			
			Mac OS X v10.4 and later: How to prevent .DS_Store file creation over network connectionsMac OS 會在資料夾寫入一個名為 .DS_Store 的隱藏檔,這個檔案是用來紀錄該資料夾的一些自定義屬性,像是檔案排列之類的。有點像 Windows 的 Thumbs.db,都是挺令人煩燥的檔案,儘管正常情況下是看不到的。 Mac OS 預設很奇妙地會在許多地方留下這個足跡,例如隨身碟或連線磁碟,留在本機就算了,留在非本機硬碟真的很惱人。 還好,這個設定是可以修改的,打開 Terminal 輸入以下指令: defaults write com.apple.desktopservices DSDontWriteNetworkStores true 如果要改回來,在 Terminal 輸入以下指令即可。 defaults delete com.apple.desktopservices DSDontWriteNetworkStores 適用的 Mac OS 版本:10.4 ~ 10.8。 

